交感神经型颈椎病,有数据说比例只占到颈椎病的不到5%。
实际上,从临床看,比例要比这个大。
因为:国内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起因、诊断、治疗,尚处于新兴研究阶段。
所以,很多医生对此还没有概念。
或者,很多医生否认交感性颈椎病这一说法,直接给诊断为急性焦虑症伴有惊恐障碍。
因为,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一些症状本来就和焦虑症很像,甚至和前庭功能的症状也部分重叠。
症状,包括但不限于:
1、头部症状:头晕或眩晕、头痛或偏头痛、头沉、枕部痛,睡眠欠佳、记忆力减退、注意力不易集中等。
2、眼耳鼻喉部症状:眼胀、干涩或多泪、视力变化、视物不清,耳鸣、耳堵、听力下降,咽部异物感、口干、声带疲劳等。
3、肠道症状:恶心甚至呕吐、腹胀、腹泻、消化不良、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等。
4、心血管症状:心悸、胸闷、心率变化、心律失常、血压变化等。
展开剩余81%5、肢体症状:多汗、无汗、畏寒或发热,有时感觉疼痛、麻木。
这种颈椎问题,有的能检查出来,有的检查不出来。
有经验的西医大夫,会去结合X射线核磁多普勒和症状判断。
其实,做CT,查不出来的,多半是颈椎小关节紊乱挤压了神经供血脊髓通道系统,这个多见。表面上看跟焦虑症没两样,所以精神科很容易误诊。
检查不出来的,其实也能摸出来,手碰上去,那皮肉的感觉是不一样的。
有经验的中医大夫,通过把脉,也能看出来。
颈椎病引起的焦虑,因为有表证,所以,脉是浮紧的。浮脉就说明了有表证,紧脉说的是寒证。
单纯的焦虑症,是弦脉。弦脉是绷紧的脉,紧张的高压力的脉象。焦虑更严重的,会变成细微的脉,也就是脉弦细。
交感神经型颈椎病,会引起植物神经紊乱。
这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,一句话来说就是:颈椎的不稳定,刺激了附近的交感神经。
如果更具体的来说,有两种原因:
一种是“压迫”:
颈椎深层筋膜失衡,导致颈椎错位,周围肌肉韧带紧张,其中的血液和交感神经受到刺激。
继而,错误的体态,导致膈肌的位置偏移。
继而,各个内脏的位置偏移。
这些都会牵扯到植物神经。
另一种是“炎症”:
交感型颈椎病,并不一定是实际上的压迫。有些时候,是因为颈椎有炎症。
膈肌这一圈的内脏神经,有不少都是从脖子这一块发出来的,尤其是心和胆。颈椎有炎症的情况下,那么,炎性因子碰到了这些神经,这些神经信号又传递给大脑,就会觉得是内脏出了问题,然后出现症状。
所以,这种植物神经紊乱,虽然病位在颈椎,但是症状依然可以遍及全身上下内外。
只是这种情况,更加微观。
宏观的检测技术很难看到颈部有相关影响,所以很多医生觉得这个不存在。但是不管怎么说,你按颈椎病去治疗,不用管内脏的感觉异常,这个病它也能好,它的相关性是客观的。
后期只要做好保养,痊愈的可能是非常大的。
这病,怕就怕:误诊。
解决这个,我们要说的有三点:
第一、用活血化瘀药,把代谢产物排走。
第二、用养血、补气药,让周围的韧带、肌肉长好。
第三、用引经药,把上面两种药运到病变周围去发挥作用。
很多方子,都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。我们举个例子,用最常见的葛根汤加减举个例子。
葛根汤:
葛根、麻黄、桂枝、炙甘草、芍药、大枣、生姜。
麻黄、生姜,这两个药偏于走表,散肌表的寒气。
桂枝,调动心阳。
白芍、大枣、炙甘草,益气、补血、生津,气血津液充足,能更好地被调动起来。
这个方子精髓在于“葛根”。
葛根,就是把气血引到体表,引到我们的肌肉,引到我们的皮肤。
所以,你看“葛根汤”的配伍,也是我们上面说的那三个要点。
至于加减法:
局部凉,加附子。
颈项沉困,加羌活、独活。
手臂麻木,加当归、川芎、川牛膝。
病程较长,加天麻、全蝎、地龙。
肾虚者,加鹿角霜、山茱萸、威灵仙。
两个注意事项:用药不能太沉,用药不能太燥。
如果没那么严重,葛根汤加减也够用了。颈椎病病久了,疼痛厉害的,一般都有些炎症,所以可以加点清里热的药,但是不要太多,加一两味就够了。口苦的,加点黄芩、血压高的,加点夏枯草、合并结节的加点连翘。
这个病,治起来不难,难的是辨证。
如果能找到这个问题,用药是不难的。
记好两点就行,也是同行很容易犯的两个错误:
一、你要知道,颈椎,脖子,位置是比较高的,仅次于头。所以,病位高,用药,你就不能用药性太沉的。人家脖子疼,头晕,你给来个肾精不足不能上荣于脑,那完了,肯定好不利索。
二、就是时代变了。有人喜欢用羌活胜湿汤,这也是古方,但是这个治的是湿痹。现在的颈椎病,多与伏案工作有关。有多少是到外面干重活,完事出一身汗,又淋了大雨的?
所以啊,现实情况已经变了。
大家本来总低头看手机,那个筋脉就失于濡养,你再给搞一大堆辛温燥烈的药,会更糟,不加重就不错了。
发布于:北京市启运配资-配资交易网-十大股票配资平台-沈阳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