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中国旅游报
□ 丁 婕
今年夏季,湖北遭遇持续高温天气,多地气温突破历史极值。面对“烤”验,黄鹤楼、三峡大坝等重点景区以“科技+人文”双轮驱动,创新推出一系列防暑措施,让游客在“火热”中感受“清凉礼遇”。
黄鹤楼景区内,最火的地方非“这里有风”纳凉打卡点莫属。走进打卡点休憩区,悬浮在空中的“凉意云朵”艺术装置让人眼前一亮。这些采用特殊材质打造的云朵不仅造型梦幻,更暗藏玄机——内置的恒温凝胶让游客在触摸时能感受到清凉,夜间还会变换柔和的蓝白光效,随手一拍就是大片。现场随处可见举着手机拍照的年轻人,有的靠在云朵装置旁摆pose,有的坐在休闲椅上感受凉意。
在盛夏避暑节期间,黄鹤楼景区通过雾森系统与纳凉空间的双重布局,打造立体降温网络。景区新增的5处雾森系统覆盖西区广场“黄鹤归来”铜雕池、主楼北面假山等核心区域,每半小时启动一次,形成直径30米的降温雾区,可降低局部气温。同时,景区将防空洞“洞天别境”、黄鹤楼咖啡馆等5处场所升级为纳凉点,配备空调、冷气机及免费大碗茶,其中防空洞内恒温26℃,成为游客休憩的“清凉秘境”。在黄鹤楼主楼的五楼,还专门设置了独特的“一杯长江水”特饮区,提供水蜜桃柠檬茶、黄鹤米酿等六种口味清新的饮料,为游客消解暑气。文化体验与防暑服务深度融合,游客可在落梅轩欣赏编钟乐舞,或参与漆扇DIY活动,在艺术氛围中消解暑气。
三峡大坝旅游区是夏季亲子旅游的热门目的地,为给游客们降温,景区构建了“室内+户外”避暑体系。景区发布游览指南,引导游客在13时至16时的高温时段参观三峡工程博物馆、截流纪念园等配备空调设施的场馆。户外游览区域优化动线设计,在坛子岭观景台增设遮阳棚和喷雾装置,并加密导览车班次至每10分钟一班,减少游客露天等候时间。景区联合周边餐饮企业推出“清凉套餐”,游客可凭门票在指定餐厅兑换冰镇凉虾、土家合渣等特色解暑美食。夜间游览成为新亮点,长江夜游项目提供空调休息区及免费防暑饮品,船行江上可享受习习凉风。
荆州古城景区将现代科技与古法智慧相结合推出防暑措施:在宾阳楼步道两侧开启高科技雾化系统,瞬间可降温好几度,在城楼不同区域放置大块冰块,利用“天然空调”带来清凉体验。此外,荆州园博园、楚王车马阵、荆州海洋世界、松滋洈水和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区等全市28家A级旅游景区推出行李寄存服务,让游客在酷暑中“轻松游荆州”。荆州市中心城区137个纳凉点全面开放,其中包括13家宾馆酒店、文体场所,为游客打造“全场景避暑体验”。
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十大举措强化暑期服务保障,全省各大景区共新增遮阳棚2000余处、喷雾降温装置1500余套,设置免费饮水点5000余个,各景区在游客中心还配备了急救药品和移动充电设备。文化场馆延时开放成为常态,湖北省博物馆、武汉美术馆等机构将开放时间延长1小时,推出夜间特展和亲子活动等。
在高温酷暑中,湖北景区正以智慧与匠心,书写着暑期旅游的清凉答卷。“我们不仅要让游客看到风景,更要让他们感受到清凉。”正如黄鹤楼公园景区负责人所说,湖北各景区推出的“暑期送清凉”措施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,更彰显了湖北文旅的精细化服务水平。
图为“这里有风”纳凉打卡点
受访者 供图
启运配资-配资交易网-十大股票配资平台-沈阳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